疫情阴影,海外中餐馆生意受到重创!他们站出来力挺中餐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海外的中餐馆生意受到重创,各国政要、主流媒体和当地华人社团纷纷发声,力挺中餐。

“英国的中餐馆生意跌了一半以上,唐人街的中餐馆受影响最大。”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告诉记者,更有些当地媒体形容唐人街是“鬼城”,拍了一些不实的照片,应该是早上没人的时候拍的,令更多人不敢到唐人街来了。

“你们卖蝙蝠汤吗?”“你们的食物有病毒吗?”加拿大的一家武汉面馆近来频繁接到骚扰电话,餐馆老板林雯说,生意最差时全天营业额仅200加元,还有人在餐馆门外拍摄充满挑衅言行的视频发布上网。

美国华人餐饮业协会会长陈键榕表示,华人社区一家大酒楼有上千桌宴席的预订已经取消,小型餐厅生意也清淡了不少,如果再拖几个月,恐怕他们连房租都交不起。


意大利华侨华人饮食业协会会长舒建国说,当地大部分中餐馆的营业额较之前减少了35%至50%。罗马酒吧商会会长周忠策也很无奈,“有时候客人一进门看到我们是华人,转头就走了,甚至有人要求使用一次性杯子喝咖啡。”

西班牙马德里乌塞拉的多家中餐厅暂停营业,业者表示,顾客因为肺炎疫情不敢来吃饭,另外,不少中餐业者刚从中国返回西班牙,自觉在家中隔离,餐馆不得不选择停业。

为帮助中餐走出困境,华人社团积极支招、大力宣传,让当地民众了解肺炎疫情,消除对中餐的恐惧。

意大利中意商联会会长吴伯清日前邀请米兰市政府劳动局局长和商业局局长到米兰唐人街吃中餐,两位官员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并对现场的媒体表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请大家放心食用。”

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会长周建虹在当地从事餐饮业,他建议华人同行不要太过恐慌,保持平常心,即便暂时客人少了,也应该把餐馆的卫生搞好,服务做好,相信困难时期会过去的。

各国政要和主流媒体也纷纷为中餐“正名”,帮助民众消除偏见和误解。

加拿大联邦小企业、出口促进及国际贸易部部长伍凤仪专门来到武汉面馆消费,以示支持。(中新视频截图)

加拿大联邦小企业、出口促进及国际贸易部部长伍凤仪1月31日来到林雯的武汉面馆表示支持,还点了一份热干面外卖。

在意大利民主党的倡议下,近日100多名当地民众来到米兰唐人街“散步”。另外,米兰市长萨拉在社交媒体呼吁消除对中餐的偏见,罗马市长拉吉也致电当地中餐老板表示声援。

纽约市卫生局长巴博特(Oxiris Barbot)6日到华埠餐馆用餐,呼吁人们不要把对病毒的恐慌转化为对一个族群的歧视。

涨知识:关于中餐

中餐对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也同时常见于多华人之地区。中国菜的特点为:色、香、味、意、形,被称为“国菜五品”。中国菜有强烈的香气,并根据各地风味采用不同的调味。按烹饪特点又可分为:选料、刀工、火候和调味。

中国菜品系之多是非常惊人的,这是由于中国地区广大,从南向北的热带、副热带一路到温带,由南海岛屿气候至内陆大陆性气候,还有世界屋脊的高原山脉与无数源远流长的河流、洼地与湖泊,提供了不可想像的多元食材。

加上汉唐时丝路贸易交流、宋元时漠北民族的文化冲击、明清时期大航海时代的新大陆物种,也没有明显宗教忌口的风气,拥有持续发展达三千年的农渔传承与厨艺创新。

清代中期,确立了主要调味料——辣椒和蔗糖的运用。奠定了当代中国菜的口味基础。近代以来,加工食材的技术、刀具也是最多样的,使各个地方菜肴差异极大。由于无法一概而论,光代表菜系就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等四大菜系,深入研究可多达八到十种以上,这还不包含汉族和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与东亚其他国家的融合,多样化程度之高在全世界几乎没有类似的案例,因而中国菜式可以说是覆盖范围非常广大的饮食霸主。

中餐是目前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代表。

艺术

东坡肉

中国菜很早就讲究色、香、味俱佳,《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中国菜的取名多彩多姿,以写意手法命名的有“龙虎会”、“凤爪龙衣”、“狮子头”、“佛跳墙”,以人物命名的如“东坡肉”、“宋嫂鱼羹”、“宫保鸡丁”。唐朝皇帝唐懿宗命皇宫内准备各种美味给同昌公主食用,其中“灵消炙”这道菜,是用喜鹊舌、羊心尖等材料调制而成。

文学

中国菜在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著名菜肴,例如《红楼梦》、《金瓶梅》等,现代美食家经常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找到创新和恢复古代菜肴的方法。《红楼梦》第六十回【牛奶茯苓霜】:“……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宜外甥女儿吃。……”。

哲学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古代的哲学家经常用烹饪方式来进行比喻,如《吕氏春秋·察今》载:“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曾提到:“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和“肉不正不食”以比喻身正和严格要求自己。班固在《汉书》中也写道:“王者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将饮食看成是治理国家首要的问题。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讲的是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君子远庖厨”,来源于《礼记》。意为心胸广大的人应该仁慈,不应进入厨房宰杀动物以备食用。中医学家认为,饮食是健康之本。药王孙思邈说过:“救急之道在于药,安身之本在于食。” 而《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也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蒙学警句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朱子家训》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幼学琼林》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菜根谭》

比赛

在中国和海外,每年都有纷繁种类的中国烹饪比赛,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