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国际戏剧之都”气质初现


自2010年建成以来,广州大剧院就成为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被誉为「世界最壮观剧院」、「全球最美音乐厅」的大剧院,七年来一边为市民推出经典国际剧目,一边不遗余力培育本土特色戏剧人才,繁荣本地戏剧,不但成为广州的高级文化殿堂,还引领广州人的消费习惯从美食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据悉,为更好孕育戏剧土壤,2018年广州将正式向国际剧协申报「国际戏剧之都」。

在9月初落幕的戏剧节压轴大戏《阿依达》媒体见面会上,14位主创人员集体亮相,分享此次广州大剧院版本的《阿依达》演出心情,男女主演、导演、指挥等主创均不约而同表示,拥有如此强大卡司阵容的演出团队,在意大利已经多年难见。

事实上,不仅是意大利,目前欧洲众多剧院经营正每况愈下,因此市场红火、好戏不断的广州正成为许多世界级戏剧演员、歌剧演员的演出圣地。


观众懂得传递热情

随着引进的国际经典剧目增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戏剧大咖专程前来为广州戏剧传经送宝。被誉为美国音乐剧王子、知名百老汇演员布拉德.里特尔前年曾在广州大剧院演出《剧院魅影》,他表示,在广州,观众能将100%的热情以恰到好处的方式传递给舞台。

提及对广州戏剧的发展期待,里特尔说,「广州有一天或将拥有十个街区,这里全部做成剧院,包括街头剧院、演唱会剧院。」

百老汇音乐剧《修女也疯狂》暑期在穗上演

韩国首尔国际音乐剧节海外论坛顾问、CJE&M文化集团副总裁李性勋,曾分别操刀制作中韩两版本的《妈妈咪呀》、《猫》等音乐剧。在李性勋看来,优秀的剧场、一流的作品、演员与政府对音乐剧产业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几个原因。

李性勋认为,中国音乐剧产业化肇始于2011年中文版 《妈妈咪呀》的推出,2015年时市场规模就达到1亿美元,「中国音乐剧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假以时日一定会成长为亚洲地区最繁荣、最庞大的音乐剧市场。」

今年初,广州释放信息,2018年广州将正式向国际剧协申报「国际戏剧之都」。

穗年均上演30台剧目

翻阅演出月历,近几年来,每年都有30多台海内外剧目来广州演出,其中前年来穗演出的百老汇音乐剧《剧院魅影》连演42场,票房4500万元人民币,创下广州音乐剧票房和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而这正是广州戏剧市场的国际化一个缩影。

事实上,无论是举办梅花奖、世界戏剧节,还是到以戏剧为主题的广州艺术节,广州通过塑造品牌、建造国际水平场馆、培养吸引戏剧人才,具有广州气质的 「国际戏剧之都」已经显现。

买票看戏已成广州市民的新常态。图为市民进场看戏

广州市文广新局原副巡视员徐彬曾接受记者采访说, 广州人喜欢美食,似乎天经地义,对各类文化戏剧的追捧消费,则来之不易。「六七年前大家宁愿请客吃饭,绝对不会花钱买票看演出」,徐彬回忆说,曾经有一位演出商告诉他,广州是所有高端演出都要绕着走开的城市。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广州大剧院院长张宇也表示,以前,大家一直认为广东人就爱听流行音乐,没有剧团敢来广州演出,而现来广州演出,剧院场地往往需要提前一年才能预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认为 ,对于拥有2200年建城史且超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广州明确申报「国际戏剧之都」,意味着广州接下来将以更快的速度和密集的方式聚集各种人才、科技、资金,也代表着发展机会将几何级增加。

意大利歌剧《阿依达》广州大剧院版本,吸收了广州本地舞团参与

广州大剧院年度盛事

2010年《图兰朵》:广州大剧院首部获国际认可的经典全景歌剧

2011年《托斯卡》:广州大剧院第一部拥有独立版权的歌剧。剧院为此专门制作了高达9米的实景金色大教堂

2012年《蝴蝶夫人》: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立陶宛歌剧舞剧院联袂制作,获得内地年度最佳歌剧第一名

2013年《茶花女》:与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威尔第经典歌剧

2014年《卡门》:取代之前已上演15年的老版本,成为英国皇家歌剧院珍藏剧目

2015年《魔笛》:由柏林喜歌剧院和英国新锐剧团1927 联手打造,亚洲首演,幻觉般的超现实舞台效果令人陶醉

2017年《阿依达》:创下年度歌剧史上规模最大演出,最佳票房纪录

2018年《马可.波罗》:计划推出广州大剧院独立制作的首部原创歌剧,初定2018年5月上演

粤剧「走出去」收获国际戏迷

广州大剧院的发展并不是个案,一直试图复兴粤剧发展的广州粤剧院,近年来在粤剧传承发展方面表现同样不俗。今年上半年,广州粤剧院下属的两个剧团共演出141场次,观众达到17万人。 在海外走出去的演出中,更是吸引了不少海外粉丝,也为粤剧新人提供了世界舞台,收获了国际戏迷。

广州粤剧院院长余勇,从业超20年,见证了广州的戏剧文化发展。他说, 以前内地一部十大精品剧目来广州上演,场上的观众寥寥无几,但近年来的梅花奖的戏剧现场场场爆满,几乎是一票难求。

广州粤剧院近年来大力推动粤剧「走出去」,收获了一批国际戏迷

据了解,除了文艺创作展演外,广州市文艺院团不断在大力探索文化艺术普及产品的多元化供给。话剧艺术中心开设有戏剧大师工作坊、戏剧表演基础课程、 「U13非职业戏剧交流空间」推广计划等等,每年吸引学员300人次左右,开拓出一种「全民戏剧」的创作、演出、市场格局。而广州艺术节自创办以来,先后经历了组织观众、公开派票、网络取票以及半市场化运作等四个阶段,市民看戏购票的习惯逐步养成,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也在提升。「广州的文化艺术气质在短短几年时间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余勇说。

联手港澳推丝路演出院线

广州成为内地文化消费最有活力、消费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之一,广州大剧院功不可没。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董事长张宇近日透露,正以广州大剧院为龙头,筹备丝 绸之路国际演出院线联盟,加强与沿线区域的文化交流合作。

近年,「引进来」剧目中,广州大剧院联手海外剧院定制「广州大剧院」版本 ,诸如《图兰朵》、《托斯卡》、《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门》等多部经典歌剧的到来,改写了广州无全景歌剧的历史。在外界看来,过去七年广州大剧院的「润物有声」中,城市和民众的气质都得以提升。

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广州大剧院推出香港文化展演月,
 更首次与香港演戏家族联合制作音乐剧《朝暮有情人》,图为演出开票发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各行各业,业界提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的概念,加强与遍布全球的28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展开全面合作。

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董事长张宇透露说,广州大剧院联手港澳台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内地与港澳台地区联起手来,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宇对记者表示,以广州大剧院为龙头的中演院线,正在创意筹备丝绸之路国际演出院线联盟,并已着手进行中意联合制作的大型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的准备工作,并有望在2018年在广州大剧院与观众见面。(*文章节选自《大公报》,作者:胡若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