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获世界更高认知


春节期间,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家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和魅力。人民视觉

“孔子”“春节”“中秋”“少林”“功夫”……这些汉语词汇不仅经常挂在中国人嘴边,而且越来越广泛被外国人所熟知并使用。中国外文局近日首次发布了《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同时公布了以拼音形式进入英语话语体系的中文词汇认知度榜单Top100,结果显示海外民众对中国话语的认知度、理解度大幅上升。

此次调研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南非、加拿大、新加坡等8个英语国家的民众作为调研对象。报告显示,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热词,比如,中国梦、“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反腐,在国际社会已被广泛认知和理解。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与科技话语的创新。“人民币”“元”等经济类词语跻身榜单前十位,且被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支付宝”等新兴词汇也入选榜单。此外,“嫦娥”“悟空”“高铁”等代表中国高端科技成果的词汇也获得较高关注和认知度。


在榜单中,文化类词语所占比例最大。“春节”“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悉数上榜。梳理榜单,人们可以发现过去很多翻译成英语的中国词也开始被汉语拼音替代,比如jiaozi取代了dumpling的译法。这表明随着中国的节日民俗、传统美食广泛地传播,中国人的话语方式、生活方式也正在悄然影响着世界,中国词儿也越来越具有世界范儿。(刘玲玲)

“汉语热”升温,海外汉语教学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浙江义乌的外商正在一字一句学中文。人民视觉

2017年12月23日,外国友人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
民间剪纸艺人曹文忠家里学习基础剪纸技艺,体验中国文化。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