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小龙虾“攻陷”欧洲:吃货福利还是生态灾难?


从江苏盱眙捕捞上岸的小龙虾(资料图)。(新华社 周海军/图)

 

一种通过无性繁殖的突变生物,悄悄入侵生态系统,并在短短25年间从一个个体繁衍出了上百万只,传遍欧洲和非洲,甚至威胁到了当地的本土物种。

这不是动画剧集《星球大战之克隆人战争》中的场景,而是正在上演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种名为“大理石纹鳌虾”的小龙虾。


2018年2月5日,英国权威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首次报告了大理石纹鳌虾的基因组序列。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表观遗传学教授弗兰克·吕克(Frank Lyko)和他的团队发现,大理石纹鳌虾是甲壳纲动物里唯一一个无性繁殖的品种,它们均来自于无受精卵子的克隆,因此这个种群只有雌性。研究揭示了这种单性繁殖的动物,如何从德国宠物贸易的宠儿,变身马达加斯加的强大入侵生物。

吃货福利?

“大理石纹鳌虾的天敌在中国”“尽管放马过来,能大吃一斤”。吕克研究成果发布后,中国网友们一片热议。

“大理石纹鳌虾确实能吃。在马达加斯加,这甚至是当地市场上的一种美食。”在回复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吕克表示。

2007年,他就在马达加斯加的市场上注意到了这种独特的龙虾——体型比一般的鳌虾大出不少,身上布满大理石一样的花纹,产卵也出奇的多。

不过,相比中国吃货们最爱的小龙虾(克氏原鳌虾),大理石纹鳌虾算不上美味。它的个子虽大,但只是相对龙纹鳌虾而言。普通小龙虾的体长一般在5.5-12厘米,这种变异鳌虾的肉,还没有普通小龙虾多。

在国外,除了野外,大理石纹鳌虾最常出现的地方是水生物爱好者家中的鱼缸。这也是故事的开始。

1995年,吕克接到一个水生物爱好者的报告,说自己在德国的一个宠物市场淘到了一只有点像“德州龙虾”的淡水鳌虾。

此后不久,这种龙虾开始在水生宠物圈流行起来。而买到这些“宠物”的主人,不约而同发现了一个让人疑惑的现象:这种小龙虾无一例外都是雌性,它们能够生一堆蛋,这些蛋还能直接孵出另一窝小龙虾。

为了解开疑团,吕克和同事们从欧洲各地抓来16只这种小龙虾,并对它们进行了完整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让人吃惊:这16只小龙虾的基因几乎一模一样,几乎都是从同一个母体复制出来的。

大多数有性繁殖动物只有两组染色体,一组来自父本,一组来自母本。而大理石纹鳌虾是三倍体,三组染色体中的两组几乎完全一样,但第三组则有大量的基因差异。

“大理石纹鳌虾可能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两只小鳌虾交配产生的,其中一只龙虾的配子异常保留了染色体的两个拷贝,而不是通常的一个。”在《自然·生态与进化》的论文中,吕克的小组推测,这只三倍体鳌虾自带杂种优势,还具备了孤雌繁殖的功能。于是在水族箱里由一只变成几百只,进军野外后更是迅速繁衍。

“应密切关注生态影响”

吕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自然环境中,大理石纹鳌虾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大,“从腐烂的树叶,蜗牛到鱼卵,几乎什么都吃。”

除了数量呈几何级疯长,它们的分布地域也越来越广。从德国开始,没过几年,欧洲的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也发现了大理石纹鳌虾的踪迹。

“目前在亚洲包括中国,我们还没有发现稳定数量的大理石纹鳌虾。”吕克说。不过他表示,即便发现,自己也丝毫不会觉得意外,因为这种龙虾是夜行动物,在白天不容易被发现。

吕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淡水鳌虾属于“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能够对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大理石纹鳌虾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应密切关注”。

在马达加斯加,生态危害已经出现。吕克介绍,短短十年间,大理石纹鳌虾的栖息地扩大了100倍,已经威胁到了当地原有的七种鳌虾。此外,大理石纹鳌虾会和其他淡水动物争抢食物,它们吃掉蜗牛和鱼卵,导致鱼类数量下降,还会啃食水稻,造成稻谷欠收。

更可怕的是,大理石纹龙虾还携带“龙虾瘟疫真菌”。吕克解释,欧洲和非洲的小龙虾对这种瘟疫真菌不具有抵抗力。一旦大理石纹鳌虾入侵,当地原生的小龙虾族群将遭严重影响。

2016年,欧盟已经通过立法,禁止出售、养殖、扩散或放生大理石纹鳌虾。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和田纳西州,大理石纹鳌虾也被禁止交易。

有公众担心,大理石纹鳌虾会和被入侵地区的小龙虾杂交,从而影响基因池。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担忧并不存在。

“它们能和公龙纹鳌虾交配,但无法产生任何后代。”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河谷分校生物学院教授Zen Faukles目前也正在研究大理石纹鳌虾,她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无论再怎么交配,其后代依然是100%纯正的大理石纹鳌虾。

不过,在中国,目前公众可能不必过度担忧。

一位宠物爱好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国内,这种龙虾早就在水生宠物圈流传,大家称之为“龙纹”,但养者并不多,“除了难看,繁殖出一大堆也没地送”。

正如吕克和不少生物学家所认为,变异龙虾最理想的归宿,不是餐桌,更不是野外,而是实验室。如他们的论文提到的,大理石纹鳌虾的研究可能可以应用在抗癌策略研究上。(南方周末记者 马肃平)